练拳与悟性

作者孙中华老师

谁都知道要功夫上身有几个条件非足不可,这愚下已经在以前的小文里聊过。今天咱们把其中“领悟能力(悟性)”这一条稍微展开了聊聊。

有的朋友会想:“悟性全在天赋,有什么可聊的?”常听人说某某悟性好,自己悟性差等等。听得多了,形成错觉就不好。有些天资好的不免觉得自己学拳得髓理所当然,不必潜心苦练和探究,净等着好功夫上身,提高不如意就急躁生怨;天资似乎不出众的朋友的信心则容易受挫,怀疑自家天生与上乘功夫无缘,有的会知难而退。

其实影响领悟能力的因素远不止天资一个方就是说天资好的朋友并不见得先知先觉,所谓天资平平的朋友也不见得领悟能力就差。

领悟能力跟自家下的工夫够不够有关。几乎每位练家都经历过这种事,练到一定程度时才理解某一条拳理或才掌握了某个门。对拳理光听明白了还算不得领悟,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真的领悟。接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做更深入的探求以求进一步的领悟。这都跟天资关系不大。不过,这些还不是愚下在这儿要聊的。

愚下要聊的是,每个人的领悟能力跟他自己的欲望大有关系。庄子直截了当地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太强,他悟得天机的机会就很少。只有在没有欲望的时候才能“玄览”,意思是才能洞察和悟到深奥和微妙的东西。

欲望太多太强会影响领悟能力,愚下常说:“学一门东西,要是别的什么还都想顾上,就学不成。”假如一个人练着拳法,同时热衷收藏,又天天通宵打麻将或者是个电子游戏迷,那他天资再好也练不好拳。对学东西妨害最大的要数名利,愚下在小文《古法练拳》里引用过古人“一涉名利,必不能工”的话,说的就是这个。

另一方,全然没有欲望也不行。道家哲学不同于佛家,得留有一些单纯而天真的,最基本的欲望,除了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欲求——吃饱穿暖之外,咱们再扩大一儿——爱好。起码在一段时间内,尽量把练拳作为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给自己的悟门留个门。这叫做“无欲不空,有欲不俗”。

俗事,指那些跟自己的做人、修为、学养无关甚至有妨的事,比如名利、奢侈、虚荣、非原则的小恩怨等等。一次愚下写东西正写得心融手畅,来了个电话说的事俗不可耐,不由得叹了一句:“唉‘红尘忽接,青山顿远’啊!”对方问清楚之后说:“事儿说完了你再接着写嘛。”我说:“教这事事一搅,该来的灵感也许永远也不会来了。”

领悟跟人的状态很有关系。人的大脑的不同区域管不同的事情,有什么地方兴奋了,其它区域就受到抑制。欲望的追求和足是强烈的兴奋,这兴奋如果不在拳法上,与拳法有关的部位兴奋程度就受到抑制。拳法如果是主要的兴奋,即便干着别的事情同时对拳法的思考和参悟的兴奋度仍然保持着,才有从其它事物和文字言语上触灵机,一下子在拳法上悟门大开的现象。这就是火候火候不到或者不保持就没有从在混沌中的彷徨状态里一下子洞见精微,带来的那种日朗风轻,天空海阔的无上愉悦。

话又说回来,对正当的,好的欲望也有一个度的把握。道家哲学是高妙的,告诫人们“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强必然转变成弱,所以咱们研修拳法的欲望也不宜过,太强则不久,而且易生躁进之弊,躁进不获也容易放弃。研修拳法不要掺杂别的东西,作个自然而单纯的爱好就好。唯其如此,咱们对拳法的研修,才能不激不厉,持久而宁静,艰苦而愉快,在道家哲学智慧灵光的照耀下一步一步阶及神明。

陈中华老师有关悟性的文章

统计: 2501 总浏览,

练拳与悟性》上有 4 条评论

  1. 研修拳法不要掺杂别的东西,作个自然而单纯的爱好就好。唯其如此,咱们对拳法的研修,才能不激不厉,持久而宁静,艰苦而愉快,在道家哲学智慧灵光的照耀下一步一步阶及神明。敬读。

  2. 感恩孙中华师伯。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强必然转变成弱,所以咱们研修拳法的欲望也不宜过,太强则不久,而且易生躁进之弊,躁进不获也容易放弃。研修拳法不要掺杂别的东西,作个自然而单纯的爱好就好。唯其如此,咱们对拳法的研修,才能不激不厉,持久而宁静,艰苦而愉快,在道家哲学智慧灵光的照耀下一步一步阶及神明。
    一定按《规矩》不可急于求成。就像师父陈中华所说:功夫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上身

  3. 天资即先天以前的努力,后天即多练,对事物的洞察力来自内心的平静同样通过训练。三者即没有捷径又有路径。敬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