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煜鹏记2018年2.3-2.4纽约讲座

纽约讲座结束以后,我在微信群里写了一些感想。现在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纽约18 – 蓝煜鹏

我叫蓝煜鹏,深圳人。我是个90后,现在住在纽约。我才刚刚开始练习实用拳法。我有朋友练习太极拳,我验了一下感觉很神奇,也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找好老师。有一次在网上无意看见了实用拳法的视频,找到了陈老师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1

我觉得陈老师讲解清晰科学,没有以前听到的那种很玄幻的讲解。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参加了17年的纽约讲座。陈老师功力高深,又能讲得很科学,让我大开界。之后我便开始练习实用拳法,每周日参加陈老师的徒弟Michael Calandra的课矫正自己。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2

这次有幸参加了18年的纽约讲座,同样感觉受益匪浅。非常有幸能获得陈老师的亲自指导,我很感激陈老师愿意提供这个机会指明修炼的方向。 谢谢陈老师

第一次上陈老师的私课,感觉受益匪浅。我发现自己的作没一个是符合规范的。当老师帮我改正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身其实很僵硬,稍微拉开就非常疼。

陈中华2018纽约讲座合影

本以为自己的胯已经很松了,但事实上完全没松开。肘老喜欢往外跑,身也不正。。。最大的感受是平时模仿视频里的作全是错的,是自己的幻觉。另外第一次在老师带领下感受螺旋缠丝在身上的现,才发现所谓作都是螺旋缠丝拧出来的,而劲是一条线上的两缩。感觉这次才真正算是往实用拳法的门里望了一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3

以后的练习有了方向,我又有了十足的力。非常感谢陈老师细心的指导,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

第二天的讲座结束后,陈老师帮我矫正了基本功提水拧毛巾六封四闭。老师指出了肩与胯合的重要性。不过我的身还没达到要求,做起来颇为吃力。拧毛巾的时候感觉肩胛骨那里太硬,肘没法收进去,还有一遇到阻力就想顶的毛病。六封四闭练得太少,作一上来就错了。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4

陈老师说左右手成一条线前后对拉,手不能太长。看来以后要好好练习。我还有手不直的毛病,力出不来还容易被擒拿。拧毛巾的时候身也不正。这些毛病我会通过努力练习改正,希望能在一年左右去掉。练习结束以后我和陈老师聊了会。我告诉陈老师我比较喜欢在网上看武术视频,传武和现代搏击都看。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5

老师说这些东西会误导我们,因为真正的搏击是生死较量,不是我们看到的比赛或者游戏。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以后应该少看这些东西,否则就走偏了。我觉得陈老师是位非常好的老师,平易近人,讲解条理清晰。我更加坚定了练习实用拳法的信念。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6

陈老师说国内的讲座和国外的不一样,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在美国上讲座的体会。参加讲座的同学除我外都是美国人,从各地来的都有。老师全程用英语讲课。陈老师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好。我不能表达清楚的技术问题,老师就可以解释地很明白。

参加讲座的同学很多是Michael Calandra的徒弟和学生。他们都是空手道高手。有些同学也是第一次来。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7

我在课余时间听同学们闲聊,他们觉得实用拳法的技术跟他们所学习的柔术和空手道都很不一样。课余的时候他们在实验技巧,其中一人将对方手臂锁在身体和臂弯之间,然后旋转形成反关节。对方立即以比对方小的半径同向旋转,然后以肩靠将对方发出。老师在同样的情况下就化解了。他们感慨到真正的实用拳法技术比他们自己试验的技巧精密严谨得多。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8

陈老师给我们示范的时候都是迅速在自己和对方身上对好两个,然后将劲从第三发出,并不需要很大的作。相比之下这样的方法明显更加高效。课上老师示范的很多技术作都非常简洁有效。我试着和老师搭手,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已经摸着我的脖子了。一搭手,老师一格加一个进步就完了,没有多余的作。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9

我和一些美国同学一起练拳也有一段时间了。他们比我有经验,也经常帮助我。虽然他们年龄比我大很多,但我单凭年轻力大和身体柔韧性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整个课下来,我发现美国同学们对实用拳法有种刻苦钻研的态度。课间大家都在试验技法,并没有闲着。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10

陈老师不在纽约的时候,都是Michael在教实用拳法。他也是位很有经验的老师。因为他以前当过警察,所以实战经验丰富。他会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哪些作是有效的,哪些作没有用。他经常提醒我们不要想太多。我们在用身体练拳,不是用脑子。虽然学拳需明理,但是练习才是关键。想太多没有好处。我以前和同学试验,第一次成功把同学发了出去,之后老是在想作怎么做,结果身体一下就散了,再怎么试也没用。

陈中华2018年二月3日纽约实用拳法讲座11

我参加完17年的纽约讲座以后,老师送了我一幅字。最后四句是妙造自然,源于苦功,自强不息,精益求精。说来惭愧,我其实并没有立即开始每天坚持练习。我觉得没有人可以指导,我不知道路怎么走。一看去长岛的拳馆又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心里打了退堂鼓。

几个月后的一天,我突然想去Michael的拳馆看看,试试看我能不能坚持下来。于是我研究好路线就出发了。去了几次以后发现只要早起,从我住的地方到Brooklyn再转火车去拳馆并没有那么麻烦,路费也算是比较合理。我就坚持一周去一次,矫正我的作。在路上的两个小时我可以看书或者预习拳法。这样下来我就习惯了,没觉得有很多的困难。之后我每天努力练习基本功,尤其是提水

刚开始没开胯,转一头上就冒汗了,关节里疼痛难忍。我会看看老师的字,提醒自己坚持下去。我现在意识到练拳并不是去学多少技巧,而是让我们学习训练出功夫的方法。功夫是种能力,而技法在有功夫的情况下才有效。得到功夫需要长期的练习。

陈老师当年是骑自行车去练拳的,天没亮就去了,路上要花一个小时。洪老先生教得很保守,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带同学们一起练拳,讲解要,但是太阳一出来就收工了。相比之下,我们练拳的条件好得多了。陈老师愿意教,而且也没让我们天没亮就赶到拳馆上课。

练拳应该知道自己要练什么。练拳也是讲阶段的,一段时间练特定的功夫。可以先问老师或者教练自己最大的问题在哪里,然后针对性练习,别的不要管。我自己的情况是胯比较松,但肩胛骨和肘没开。那这一年就专门练上身。把肩胛骨和肘拉开。等练出来了,收肘估计就能有收既是放的效果。

课间我请教老师如何正确击打沙袋,我一拳上去已经偏了。老师示范的时候,劲直接穿透过去了。老师讲了穿透力,这是一种方向。如果把人看成一个圆柱,我们要打在线上才能穿过去。老师指出自己和对方身上各有一对上了再打出去,要不然就没有效果。对比一下老师的拳和自己的拳,就知道差距太大,完全没有精准度。所以一定要多加练习精确度这个方

老师在讲座上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也指出我们学拳过程中的问题。通常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视频学习的,但其实真正能学到东西的时候都是老师在你身上掰架子的时候。

规矩不能变,但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不同,因此一定要老师掰一掰才知道规矩在身上的什么感觉。在上私课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收肘了。老师说不对,然后把我的胳膊往里一拧,说这才算收进去了。我立马觉得肩疼痛难忍。老师要求我做到肩与胯合,便使劲把肩往胯里按。我的腰马上就抗议了。

单鞭的时候,老师帮我掰好了定式。我心想原来这才算比较标准的单鞭,便默默记下了身体各部位的位置。毕竟事后回头看录像,不一定能还原回来了。以前我看了很多的视频,自己以为做对了,老师改正的时候才发现全都是错的。我们的通病是老师说一样东西,我们会在脑子里自己造另外一个东西。因此老师说的话一定不能随便改了。

有位参加讲座的同学只有十三岁,个子不高,但力量出人意料地大。她推我的时候,我试了好多次才扛住。她只是个孩子,却能一不改地听老师的话,所以她才有这种出人意料的能力。她告诉我她从四岁开始就练习空手道。如果我们能像她那样听老师的话, 练上十年功力一定能有质的飞跃。

另外一个问题是,见未必为实。陈老师示范的时候从来没过,可是我们看到老师身上到处在。我们一模仿,就错了。在讲座开始前我问老师拧毛巾怎样肩不动,老师说你已经知道了,只是做不出来,努力去练习就好。课上陈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观察别人是怎么被发出去的,然后自己要避免这个问题。

观察了参加讲座的同学,包括自己,除了少数练了很久的,都有肩的毛病。手一推,已经起肩了,头也前倾了。老师很轻松就把我们发出去了。我们要是能通过不懈的练习避免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水平就能超过大部分的人。做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有了笔记,老师讲过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回想起来。往往这些内容是有层次的,那些深层的东西可能要过一年甚至更久才能理解。对比上次的讲座,我这次带回来的东西多得多。上次的讲座结束后我尝试回忆并记录了一些内容,觉得记忆很模糊。过段时间回来看写下的东西,发现老师从来就没说过。之后我加了微信学习群,慢慢开始记笔记,也写下训练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情况。我会不时从第一页开始翻看。虽然不敢说记下来的东西都练会了,但我至少有个去做的意识。希望能有一天能突然做出一个来吧。我观察了参加讲座的同学,觉得很遗憾。只有少数人带了笔记本,认真记录老师教授的内容。

讲座结束的时候,陈老师说他很久以前有个目标:希望一个讲座,从零开始,结束以后能看见大家得到讲座的东西,下次讲座就能讲一的内容。结果下次来看大家还在零,只好重新讲了。就这样过了十年,老师一直没机会讲一的内容。练拳虽苦,但假如大家能记一些,可能就不用老师等这么久了。

参加完讲座,感触颇深,这是我第一次写文章,写得不好,请大家见谅。我希望这些粗浅的见解能抛砖引玉,请大家指出不对的地方。我也希望大家能在评论里写出自己的感受,交流想法。祝大家的拳艺能更快地进步!

统计: 1338 总浏览,

蓝煜鹏记2018年2.3-2.4纽约讲座》上有 2 条评论

  1. 学的仔细认真很用心,会真切,有陈中华老师这样的名师不远万里奔赴纽约为当地学生指教授拳,是学生们的福气,小蓝自律性很强,没有浪费这样的好机会,可喜可贺!
    陈老师辛苦讲的内容,我们学员如果都能在下次讲座之前消化好、练上身,也就不会反复浪费自己和老师的宝贵时间,铭记!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