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太极·实用拳法

‍日常生活·太极·实用拳法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见,太极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处处显现太极。

自从学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后,就迷上了这套“理精法密”的拳法,因此也喜欢经常对照实用拳法的拳理,也就是陈中华老师讲的规矩,在日常生活中找会,找方法,以加深对拳理的理解。这里只列举几件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太极感悟和对实用拳法认知的例子,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和同门指正!

踢砖

一日早晨,像往常一样到门前场地练拳,发现场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十几块红砖,估计是前一天有工程车经过,从车上落下的。为了尽快清除这些砖块,我就用脚往场地外踢,一个小跑,像足球运员一样,对准一块像香皂那么大小的红砖飞起一脚,嗖的一声,小砖飞到了场外,就这样我连踢了四五块。

照这样的方法,当我对着一块完整的大砖踢出时,顿时感到脚尖生疼,红砖翻了几个跟头,只挪了四五米。这时,我想到了陈中华老师讲的太极原则:“身上下要分三节,左右也要分三节;练太极就是分阴阳。就是上下、左右、前后杠杆;身上一定同时有的地方和不动的地方;自身用作制造力,但身要控制在静力范围内”。

于是我走到大砖边,左脚过砖在前,右脚在后,右脚尖(梢节)贴在砖边沿不定住膝(中节),左胯略微下,右胯(根节)催力,红砖划了一个抛物线,飞出了十几米,滚到场外了。由此联想到陈老师的“上步推手”实例:双手定住在对手身上不——上步消除两人之间距离——双脚定住——手向前,对手被发出。

烧水

一日在家口渴,于是提着电水壶到水龙头装水,这电水壶是那种把手在旁边的2升容量壶,由于制作纯净水的水龙头水流非常细,装一壶水要很长时间。如果将壶放在水池里接水,怕底盘的电路出故障,故用双手托着壶身接水,弯着腰、着手,不一会就感到腰酸臂抖。

这时,我想到了陈中华老师讲的身部位结构要求:“手肘之间有一种关系,肘一定对准手心。”于是,改变姿势,用正手圈的方法,用右手握住壶把,定住手腕,肘部贴肋,手高肘底,手肘45度,瞬间感到壶的重量通过掌心传到肘,由于身成了肘的支撑,就像那种户外支撑空调主机的铁架一般,因此手、小臂、肘、肩都不着力了,力被传导到脚下了。

联想到陈中华老师大青山的一段讲座视频:陈老师调整好身结构后,4、5名大汉站在高处用全身力量往下按他的肩膀,而陈老师岿然不。这应该就是对准、结构的关系吧!

骑车

一日和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外出游玩,在郊外,遇到一段很长的上坡路,于是我握紧把手、弓着腰、低着头,吃力地踩自行车脚踏板,不一会儿就感到很累,速度也越来越慢。

这时,我想到了陈中华老师讲的太极原则和身结构要求:“身各部位分工配合,整劲是各部位不同方向、不同时间、不同作用的配合,不是一个方向的摇摆;不要用力,要学会传导力;自己身上的力要传导到对方身上; 百汇到会阴是一条竖线。此线不能左右,只可上下拉长”。

于是,我调整了下身姿势,放松了握着自行车把手的手,抬起了头,以头顶百汇领劲,挺直了身子,臀部离开了坐垫,人仿佛高了许多,这时双脚犹如在百汇到会阴这根中轴两边,这时,左右脚只要一上一下往下蹬脚踏板,将身的重量往下压,很轻松、很快地就上了坡。

联想到陈中华老师大青山演示“拧毛巾”的视频:以右手为例,右手不,把右肘往中轴线拧,脚蹬地,肩下,像自行车踏板一样转胯,于是右手就被挤了出去。

捡球

一日和朋友在户外打羽毛球,打着打着,我一个杀动作,朋友扬手挥拍一划拉,球掉进了小区准备用来植树的坑中,这个坑直径大约2尺,深度大约3尺,因坑的宽度不大,用羽毛球拍拨不上来,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用手了。于是,我半跪着,俯下身去捡球,感觉差一就摸到了,可就是弄不上来。

这时我想到了洪均生宗师的关于练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十字真言:“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松肩,缩腹,中指尖领劲,手往下,这时的手臂似乎变长了,终于中指、食指夹住了羽毛球,然后通过收肘的方式取回了球。联想到陈中华老师的师兄孙中华老师的一篇题为“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的博客文章,其中写道:这是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一条基本的规矩。其本意是:出手的时候,只管出手,完全不考虑肘;回肘的时候,只管回肘,完全不考虑手。

搬书

某日,单位要处理很多废旧报刊及书籍,已经捆扎好的报刊及书籍需要装车运往废旧品收购站,于是在车子和办公楼之间,我和几名年轻人站起了长龙,通过接力的方式搬书。我在队伍的中间,当一捆书传递到我这时,我左手接过,再用右手递给下一位,搬着搬着,两臂很快就酸胀不堪。

这时,我想到了陈中华老师讲的实用拳法原则和定义:“只要用力发力、做动作,就要将身下压(最普通的表现就是肩膀要沉下、压住),因为力的本身是向上的。自转:不移位的任意动作,对应是脊椎、手、肩,膝”。于是,我改变策略,当一捆书到我手时,不管哪只手接过书,不换手,利用书的重量沉压肩膀,这时人有一种自然的自下而上的反弹力,然后通过身自转将书交给下一位,书在我手中走的是一种圆弧线。后来的过程感觉手臂就像弹簧,上重物瞬间拉长,但靠自身弹力又迅速收回,在这收回的过程中重物被抛出,很轻松。

由于太极符合自然大道,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觅太极之踪影。对于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多思考,在思考后多实践,只要我们能按照其规矩和标准,勤加苦练,才能慢慢会到它的缜密、端严、轻灵、沉着、超逸、含蓄、雍容、隽永、自然、缠绵……。

(江西南昌-王江. 2015年3月5日) ‍

更多帖子

统计: 1199 总浏览,

日常生活·太极·实用拳法》上有 3 条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