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不用力

czhYidalipaochui前人论及太极拳的要领,有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之说。前面各项,公认为是练拳的原则,但“用意不用力”,则多有辩驳,未被完全认同。对于用意,或者争论不大,然而对于是否应用力,却有不同看法。套用莎翁的说法,“用力乎?不用力乎?这是个问题”。

我在《大青山学拳记之四上大青山》中“松和紧”一节,谈到练拳时用不用力的问题,提出用巧劲,不用拙劲,但对巧劲和拙劲的解说,是从应用的角度谈的,并没有讲明白要不要用力、什么时候用力以及如何用力,故此想在此文中进一步谈谈一些想法。

生理学告诉我们,人随意肌的收缩,受到意念的支配。人的心念一,大脑相关区域的神经细胞发出电脉冲,延着神经通道传导至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可见肌肉的作和意识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单纯用意念控制他人、隔牛打牛等神迹我们不予讨论,因为虽有各种传闻甚至例证(如阎芳大师),但迄今未被证实其真确性。而且即使有(为讨论之目的,暂且承认其有),也是凤毛麟角,对于我们的讨论毫无意义。至于完全不用意的情况下用力(肌肉自主运),则只能是肌肉受到外界刺激后的神经反射行为,也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又知道,没有肌肉收缩(某种程度的用力),我们的肢是没有办法移的。因此大致可以认为,太极拳作是意念控制下的作,是既用意又用力的。

既然太极拳作都是既用意又用力的,那为什么说“用意不用力”呢?我觉得必须搞清这句话的真实涵义,知道如何用意、如何用力,才能从中受益,不然不但不能受益,反而有可能对我们练拳起到相反的作用。

如前所说,随意肌的作绝大部分都是意念控制下的主作。经验告诉我们,经过训练与未经训练做同一作,其效果和效率有很大的不同。假设有二人,一人乃训练有素的射击运员,一人则从未摸过枪支。使二人进行一场射击比赛,胜出的定是前者无疑,原因自然是前者练过,后者没练过。那么前者到底练了什么?可以说练的就是以射击为目的的身心高度协调,意念对肌肉运的控制。在训练有素的人身上,这种控制能够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前者在实施射击所需的一系列作中只做必要的作,并排除一切不必要的作。他一定以最省力的方式持枪,平稳地呼吸,并且在击发时除了扳机的手指施加于仅够击发的力量外,其它的肌肉组织全都保持一动不动不动分阴阳)。而这是一个生手做不到的。他倾向于持枪时全身僵硬,他的呼吸多数是急促而起伏的,他在扳机时整条胳膊都在使劲。

解剖可以发现二者的大脑结构中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大脑皮层中控制射击所涉及的肌肉运的部分,前者的神经元连结必定数倍于后者,因此,前者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大大优于后者,可以轻松地完成后者用尽全身气力也无法完成的作。可以说,前者已经学会了用意不用力。所谓用意不用力,并不是完全不用力,而是指在作过程中意识起主导作用,并且用意把力控制在堪堪能够完成作所必需的程度,绝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如果你观赏过一流艺术家或育明星的表演,你会惊叹于他们身心合一的程度,仿佛心念一,就能完成最复杂的作。实际上,一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技能(如育运,艺术活以至所有的熟练工种)都是用意不用力的。初学者因为没有学会用意不用力,就只能以拼命用力作为代偿。但用力往往并不能帮助目的的实现,反而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例子屡见不鲜。例如我们在学车时,往往全身肌肉紧张,在该踩刹车时踩了油门。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一种技能,就是要学会用意不用力。同时可以知道,用意不用力是练成后的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用意不用力的状态呢?在外见到教太极拳的,最常听到的说法是“你这儿太僵太硬了,放松,放松”,似乎通过放松就能做到用意不用力。想象你自己是一个芭蕾舞学生,你能够仅仅通过放松就稳定自如地站在脚尖上了吗?简单如学习骑自行车,你也要经过浑身紧张、头大汗、摔它若干个跟头的过程,才能掌握骑车的技能。如果你勤加练习,或许哪一天你可以达到撒把骑行的用意不用力境界,但在一开始,你是必然且必须要用力的。行家不但意识控制肌肉的能力优于常人,他用于完成作的肌肉(如端枪的胳膊、扳机的手指或支撑脚尖站立的腿部肌肉)的力量也一定大于常人。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是他能够做出常人无法做出的作的生物学基础。而相关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协调性)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获得。在训练的初期,是一定要用力的。

练习实用拳法,用意自不待言,但更有特别的理由要用力。我们知道,实用拳法主要是用结构力打人的。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结构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是一种球形结构。当你施力于这个球形结构时,你或者被它弹开,或者从它的球上滑过。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受到外力会自旋转变化,形成最佳应力结构。无论就受力而言,还是就发力而言,都离不开这个球形结构。

可是人并不是球形的。人只能模拟球形,办法是把自己调整成由一个不中轴和各关节之间形成的多个线构成的三角支撑结构。肢组织围绕着有关轴线旋转以形成模拟球,保证它的受力性(掤劲)。为了肢可以旋转,各个关节(特别是肩、胯关节)必须能够灵活开合。但是这种结构,和我们日常生活形成的人结构有所不同。我们僵化的关节达不到实用拳法要求的灵活度,我们也缺乏在瞬间将身调整为球形结构的肌肉协调性。我们不但要用很多的意,而且还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向实用拳法的要求靠近一

正圈为例,相信任何一个初学者在开始学习划圈时,都会顾此失彼,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日,才能记住划圈的要领。在做动作时,大脑首先要不断地向身发出动作指令,同时要观察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开始时只能注意一两个要领,比如收肘-转腰-出手。待到这三步基本稳定了,再增加塌裆、开胯肩、含胸等其他要领。这就是一个用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不断生出新的神经元,慢慢建立身心同步关系

但知道了要领,不等于可以完成这个动作。陈中华老师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陈中华老师已经把某个动作的要领清清楚楚地告诉了你,你也都听懂了,但是你就是做不出那个动作。你会发现,有许多要领你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比如说,做正圈第二个转腰动作时,你很难做到头顶和膝盖不动,第三个动作要求在不起肩、不起肘的情况下开左胯、出右手,就更困难了。你要用很大劲才能把肩拉下来一、把胯打开一丝丝。如果你按照要领认真去做,你必须用很大的力气,你很快就会双腿发抖,浑身发软。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你的骨骼结构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在各个关节不开。二是相关的肌肉太弱,没有足够的力气完成动作。三是不知道怎样用力,自己的肌肉互相扯。因此你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勉强完成动作。做一个基本动作尚且如此,完成一个完整的套路怎么可能不用力呢?陈师说过,初学者练拳一定要用力,用力才能把关节“碾开”。可见,开始学拳时,是一定要用力的。如果你学拳不久,却觉得练拳不累,那你应该仔细检讨一下,看看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到位。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用力还有更深一层意思。不用力,你就练不出掤劲儿。掤劲儿是一种弹性劲儿,这种劲儿部分来自于结构,部分来自于肌肉。肌肉必须经过反复地拧转抻拉,才能产生这种橡皮一样的弹性。因此陈中华老师要求练拳时要带力,不能空走。如果每日只是轻轻松松地打两趟拳,健身的功效还是有的,但若想功夫上身,怕是猴年马月也未能够。

不过,当你认认真真地练了几年的拳,关节已经某种程度碾开,心身已经相对协调,肌肉变得坚强有力,动作也开始定型,你会发现不再需要用那么大的力气,动作就可以基本到位了。这时候你应该在不牺牲动作质量的前提下,有意地“不用力”,慢慢去掉不必要的用力。你可能需要把动作放慢,仔细会哪些用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经过了这一个阶段,你的动作外型可能和以前没有多少不同,但动作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你继续练习,你的关节继续松开,虽然你仍然用力,但紧张僵硬的感觉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实感觉。你已经不需要在做动作时去想每一个要领,你的身已经能够按要求自动调节。你学会了把力气用到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这就是太极拳要求的“松”。然而这种松是以结构的紧为条件的,是既松且紧、既紧且松的,到了这个阶段,你才开始进入了用意不用力的境界。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陈中华老师说过,“不管你水平多高,动作永远是错的。”初听此言,笔者甚是不解,日后才慢慢明白陈老师的深意。由于先天生理结构的限制,人永远无法像机一样调整到最佳应力结构,唯其如此,功夫永远有再上层楼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永远有带力练拳的需要。

更多帖子

统计: 2463 总浏览,

用意不用力》上有 7 条评论

  1. 有人说“练实用拳法不研究古典拳论”,其实实用拳法就是明确化了的古典拳论,林师兄的多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说明。能把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通俗易懂、清清楚楚地公诸世人,这是勇气,也是水平。表述方式因各种原因可以千变万化,道理和原则是千古不易的。感谢师兄的努力!

    • 多谢信明美言!其实我也不过在道上摸索而行,一路磕磕绊绊,但也见到几处好风景,不免描摹一番,不揣简陋,愿与众拳友分享。若对拳友有少分启发、激励,于愿已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