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托钵效贫儿 ——小议传统套路

常听到这种说法:“练套路的都是花架子,练散打的才管用”,真是笑话。练习传统武术的都有各自的套路,对初学者而言,真正武学大师的套路有个共性——“不好看”。看过前辈大师留下的拳照或视频,如陈发科先生的、孙禄堂先生的、洪均生先生的,大言不惭地说“这种姿势我也做的到!”无知无畏的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套路的作用,现代某些习武的人也是不甚清楚,以为就是招式的简单组合。通过一些固定的招式将攻防含义隐含在里,编排次序形成系,这就是武术套路。套路是武术的外在表现,关键是实用的攻防和严谨的整系统。在对套路的使用上各门派有自己的要求,不是一趟一趟闷头打,还要结合基本功才能出功夫。

人们说武术是“人艺术”,练者开合舒展,观者心旷神怡,还有导引养生之效,但这只是武术的“副产品”(陈中华先生语),不是目的。确实现在某些表演套路只追求作姿势的美观,与技击完全脱节,甚至不符合人力学(如在评分标准中能拿高分的腾空旋转单腿落地之类),这种“武术”不但不管用,还让人练出一身的伤病,与学武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某某运员为了国家荣誉刻苦训练搞得一身伤病(这种现象在现代竞技育中具有普遍性),心想干育还真不容易,天天锻炼怎么还练出个重病号来。建国之初政府就提倡“发展育运、增强人民质”,几十年过去了,看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有几项是普通人能玩的?看看热闹罢了。倒是华夏先民传下来的武术才是真正的全民健身活,投入少、见效多,“拳打卧牛之地”,既能消遣又可精研,既能修炼身心又可保家卫国,真正提高国民素质。可现在为了进入奥运会,为了各种名目比赛规则的需要把武术套路向操化、舞蹈化发展,搞出个四不像的“舞术”,再加上影视作品雷死人的误导,一些育商家恶意竞争的诋毁,传统武术的本来目给遮掩的如梦如幻。不曾想想,如果传统武术都是骗人的把戏,那吆喝“文明、规范、科学”的跆拳道和空手道之类脱胎于传统武术的技击术又算什么?哪有葫芦藤上结蟠桃的道理?不肖后人足劲着祖宗一砖一瓦砌成的文化长城,使传统文化自伤元气。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堡垒,该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花拳绣腿的表演让外行看的直呼过瘾,但内行看来不但不美观,还会惊出汗来。舒展的门户大开,一腾空全失重心,走个仆步直接坐在地上,马步开得自己都站不住,更不用说转换灵便了。群众的睛是雪亮的,看出来这是不堪一击的花架子,所以才说套路不管用散打才好使。可悲的是有些人就认这个,有不少同学刚接触实用拳法的时候就说陈老师演练的套路生硬,一不象太极拳,烟台李怀忠先生(陈师弟子)自嘲自己练拳象机器人,但人家是什么功夫?现在看那些“好看”的套路,怎么全是悠和哆嗦呢?传统武术“见效慢”是不争的事实,但慢工才能出细活,真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简单的生活常识。

中国古人的智慧深广如海,难以想象。套路就好比现代拳击运中的“组合拳”,但远比三招两式的组合拳精妙。积几百年实战经验形成的套路就像名家的法帖,每一笔均有出处,无比精到。不但单个招式的每一作互相配合,前式和后式也相互照应。如洪公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二路,把敌我的攻防、对方的反应和我方的进一步化打都计算在里,可以说无懈可击,招招实用。有很多同学学过一些现代改编的套路后觉得虽然招式重复的少,作更紧凑,但总觉得少了些东西,比划来比划去不知要干什么。传统套路是以实战为出发的,编排套路不是为了好看。个别人因为浅薄无知又不肯下功夫才贬斥传统的瑰宝,仰慕那些易学难精的东西,舍玉取瓦,愚不可及。

现代还有一些标榜“无招胜有招”的派别,其实他们也有自己固定的训练方式,从本质上说这只是短的“套路”,至于到底是哪家在“舍近求远”就见仁见智吧。

毋庸讳言,传统的东西未必都好,现代的东西未必都错,武林古往今来不乏招摇撞骗之徒,实用拳法的出现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大浪淘沙,推陈出新,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才是真金。希望同学朋友们擦亮睛仔细甄别,继承真传,弘扬利国利民又大益身心的中华国术。

2013年11月24日

更多帖子

统计: 3128 总浏览,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托钵效贫儿 ——小议传统套路》上有 1 条评论

  1. 功夫在拳里。在套路和单式里,这是近代太极、乃至形意等内家宗师们早就说过的金玉良言。但是这拳得由明师来传,由生徒用身领悟出来。李兄好文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