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三十届陈中华老师实用拳法心德—通辽刘长青

5月20日至5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陈中华老师第三十届实用拳法讲座,此次参加学习受益匪浅,可以说陈老师的讲座就是在直截了当的在教太极拳核心的东西,下是我参加学习的一些心得会。

首先说实用拳法的收肘转腰,是和我们平时练得太极拳是不一样的,这个收肘转腰是要求抻筋拔骨拉开的,尤其是收肘的作,这看上去和太极拳要求的腋下夹鸡蛋的感觉是相左的,但是这样的练习会让我们的肩和肘合在一起,尤其是对开肩特别有帮助,其实这个开肩收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肩坠肘,把这个用开肩收肘来表达使这个作更加直观易懂了,因为你用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来形容的话特别容易让人误解,以至于把这个作练成了塌腔驼背(塌腔就是胸腔塌进去了,和我们收进去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把气压在胸腔也就是横气填胸,长此以往会出问题的。

做了一周的收肘作,我真正的会到了肩开是什么感觉了,手臂肩关节有个球在里转是什么感觉,肩开了就是肩松了,这样两个肩就和你的胸背形成了一,就不会做抬肩翘肘的单纯肢作了,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这并不是说你的身就形成整劲了,开肩只是让你的肩和胸背连在一起,那么你的肩背怎么和你的胯甚至是脚连在一起呢,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昨天晚上我和老学员们试手的时候,他们说我的劲都在背上,但是我是感觉我已经刻意的去开胯,去向下松我的上了,但是到腰胯那里还是断的,也就是在一次和陈老师搭手的时候他说我的腰是空的

这样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怎么把你的身合在一起,这个合是非常难的,静态的还好找一些态的很难,这个问题是我和另一名新学员向陈老师请教问题是无意中提到了陈老师在纽约讲课时,他讲到了一个顶天花板的概念,顶天花板的感觉如果你能会到了,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天花板压在你的头顶,你的头虽然是向上顶起的,但是你的劲不是跟着头向上而是向下的,而且整向下的,找到这样的感觉,你的身就会成为一而且直至你的脚底,这就是陈老师说的感觉有钢筋,只不过钢筋是需要长期磨练出来的。

我们最初可能就是一根铁丝而已,其实我们把问题回到他的本质来看就是陈老师一直强调的,定住两头走中间定住两头,脚我们塌在地上是固定的,头是很难固定的,我们平时练太极拳的时候,一味地在讲松沉,致使我们以为向下就是松沉,身向下,头也跟着向下,以至于懈了,即使也有头向上领和顶头一说,但是这个是怎么做到的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你是不会找到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把头向上领都领会成头向上拔,这样头向上拔会把你的胸腔和肩膀一起带起来,而且你的头还是随着你的身晃动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但是用顶天花板来形容这个感觉,那再影响也在恰当不过了,不仅让你定住了两头,还能让你会到劲路的走向,这样出来的作是另一种感觉的,也就是我们很多人都在问的劲和力的区别,那么劲和力的区别在哪,以我现在的领悟只能说力是你的身支配躯干去做的作,而劲是你的身催着你的躯干做的作,而且这样做出来的作不需要你可以去调整,身会很自然的进行协调搭配,让你的结构更加合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一句,太极拳本该如此,褪去华丽,回归本真!

更多帖子

统计: 655 总浏览,

参加第三十届陈中华老师实用拳法心德—通辽刘长青》上有 3 条评论

  1. 我前几天,陷入深深思!
    回来半个月了,还没回过神来,通过表象看本质是无法理解的难,实用拳法系博大精深,练习的每一个基本功作练上几千遍会没有一个是对的,但是错了就错了吧!做错事的时候太多了,接着做才可能会知道怎么是不错的,学习是要改变路径,真切的感觉到学习也同样需要付出错误的代价,来自于客观的人的结构,更需要改进自己的薄弱的学习能力,感谢实用拳法团队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和支持[抱拳][抱拳][抱拳]
    我接下来的是,觉悟,初步设定学习计划,加强对实用拳法的深刻学习,基本功,单式练习,练习十三式,对我来说,时间是永远的硬伤,无论工作多繁忙,紧张,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永远跟着陈中华老师学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