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练实用拳法的体验 浅议太极拳有关知识及运用

结合学练实用拳法的验-浅谈太极拳有关知识及运用

邱立文和陈中华老师合影

2019年3月10日,五莲县文化旅游局和县育总会在县文化馆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太极拳文化知识讲座。我受邀前往做了题为《结合学练实用拳法,浅谈太极拳有关知识及运用》的专题讲座,和拳友们进行了切磋交流。

我是2010年才开始学练太极拳的。当时我练太极拳的就是为了治疗颈椎病。2010年7月,我的颈椎病再次复发,之前犯过两次都没太在意,这次我几乎在床上躺了三个月,三个月的痛苦刻骨铭心。这个期间,我百般求医,土办法、洋办法都用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后来去了外地及省里的大医院,有的医生建议做手术,有的建议保守治疗,即通过锻炼,逐渐恢复。做手术需要用人造的骨头更换颈椎里的骨头。颈椎是神经中枢,做手术风险太大,我最终选择了保守治疗。

邱立文团队晨练

后来听说打太极拳对颈椎病恢复有利,我就从2010年10月开始打起了太极拳,到现在已经有9个年头了。前的6年,我先后学练了5套太极拳和4套太极剑,大多是一些竞赛套路。

期间,多次参加了县和市举办的太极拳、剑比赛,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获得过一些单项第一名和一等奖之类的荣誉,得到了县市有关方和拳友们的赞誉、认可和好评。那时,不少拳友说我打得既放松,又带样,刚柔相济,已经挺好的了。说实在的,打得好不好我自己最清楚,对太极拳内在的很多东西,我一直就没有感觉到,什么虚灵顶颈、肩垂肘、气丹田力发于足形于手指等等这些东西,全都是嘴上的功夫。

学员邱立文跟大家分享心得

再就是膝盖痛的问题,自开始学拳就一直困扰着我。至于颈椎病,也只是因为活而有所缓解,并没有取得特别明显的效果。有人说我们打的太极拳不是太极拳,就是太极操,和走路、跳广场舞没什么两样。我们嘴上不愿意承认,其实心里很明白,就是这么回事,估计不少拳友也都有同感。

那么,什么样的太极是真太极,真太极在哪里? “远在天边,近在前”。2016年10月,大青山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培训中心,在五莲县莫家庄子老工业学校,专门向五莲的学员举办了第一期实用拳法公益培训班,我有幸报名参加了培训,仅仅从开班仪式上教练们的全新演示,我便认定了实用拳法,觉得那就是我苦苦追寻的真太极,什么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啊!

邱立文-五莲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中华老师,从2006年就在大青山,开始了教授实用拳法的活,到2016年整整十年啊!我们近在咫尺,却恍如天涯海角。就这样,我既带着未曾早相识深深的遗憾,更带着相见恨晚难以抑制的惊喜,一发而不可收,踏上了学练实用拳法之路。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学练了实用拳法基本功一路81式套路,二路64式套路,以及56式实用拳法剑套路。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七个方,一是参加实用拳法公益培训班,先后参加了三次;二是参加大青山实用拳法教练举办的临时性培训活,共参加了50多次;三是学习陈中华老师孙中华老师的规矩一书以及陈老师实用拳法一路教学光盘,反复看了三到四遍;四是观看大青山实用拳法网站发布的陈老师的教学视频和有关著述,先后看过一百多个视频和三十多篇著述;

五是参加陈老师在大青山和日照举办的实用拳法讲座,目前已先后参加五次;六是参加了县老干部大学芙蓉社区分校实用拳法班学习,已学习了一个学年,并继续报名参加一九年度的学习;七是通过各种方式抓紧抓好练习,并在自己练习的同时,组织芙蓉社区练功点的拳友一起练习,还经常组织大家集训实用拳法参加展演活,以及参加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等,先后组织各类活动展演三十多次,组织参加大青山国际太极拳大赛两次。

通过以上学习和练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仅拳技水平得到了提高,身状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每年健康查的结果看,各项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脏、肝、肺、胃的状况和功能等,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和衰退,反而越来越健康,自己感觉也越来越好。过去免疫力、抵抗力较差,特别是一旦感冒,就得打针,一年好多次,现在除非发生食物中毒这样的意外情况,即使感冒也很容易抵抗过去,几年来,基本没打过针。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我的膝盖不痛了,过去因膝盖肿痛怕凉,要经常带着护膝打拳,现在彻底摆脱了。不仅是打实用拳法不痛,就是打竞赛套路中普遍认为最伤膝盖的24拳,也不痛了,因为我把实用拳法有关保护膝盖的规矩要求运用到24拳中,使得膝盖不再负重和扭曲了。不仅膝盖不痛了,也打出了太极拳的味道,这也说明,竞赛套路,只要按太极拳的要求去打,同样是太极拳,并非太极操。再就是颈椎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定期复发了。

大青山晨霞 2018.08.16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太极拳的内涵和作要领,有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全新的感悟和验。2019年2月9日至15日,陈中华老师大青山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实用拳法讲座,快结束的时候,陈老师组织了一次定步桩手推手的比赛,通过四轮淘汰赛,我有幸获得了第一名。

之前,因为觉着自己年龄大了,老胳膊老腿的,怕摔坏了,我从来没练过推手,这样的定步桩手推手也没练过,所以,比赛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想到会赢,直到比赛结束,我都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事实就是我真的赢了。为什么会赢,过后,我从定步桩的站立,胯关节的开合,肩关节的抻拉,以及对随曲就伸引进落空的运用等方,回顾总结了一下,觉着赢的还是有道理的,而不是侥幸的,偶然的。下,就结合这次定步桩手推手作要领,简要谈一谈太极拳的有关知识和运用。

一、站好定步桩。
练实用拳法是不专门练站桩的,因为,练实用拳法基本功本身就是练站桩。实用拳法基本功主要有拧毛巾提水、小六封四闭、大六封四闭正圈反圈披身捶、活步正圈、活步反圈等。这些基本功的练习,目的就是把胯拉开,这里说的胯是广义的,是指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全身的所有关节都在内。

当然,这些关节中最重要的是胯关节和肩关节。太极拳打得好不好,有没有太极拳的味道,最重要的也是要看这两处关节是不是拉开了和能不能灵活运转。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关节是开的,能灵活运转的,让小孩子练太极拳,很多作都能轻而易举的做到位的。

而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四五十岁以后,由于活不够,以及风寒风湿等原因,各处关节都会产生增生、黏连等病变,有的严重的腿都蹬不直,胳膊都抬不起来,这种情况下打太极是不可能打出太极的味道的。

怎么办,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必须通过练习基本功,先把这些关节拉开,不然,只能七扭八歪,太极拳绝对不可以前仰后合、七扭八歪,否则,就不是太极拳。

陈中华老师一篇“论功”的文章,就关节拉开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练功就是练关节,练关节要有具的方法。用意识去把关节拉开。不要有意地用力把关节拉长,只要觉得关节间不“挤”就行了。要无时不在地使关节不“挤”。

同时,关节还要能转。举例说,肩部要朝下转;膝盖要朝上指;胯要对四八方。将关节拉开,使之能、能转的练功方法,并不会给练习者有任何特别的感觉,但只要按法坚持练下去,“功”就会慢慢上身,也就会慢慢地从关节中释放出来。

结论是,最大的挑战是我们一定要找出最佳的练功方法。一定要坚持在关节上练功。做到关节能轻松地转,能够有机地配合协调,能够按照情况的需要而自然地调整

陈老师的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拳友来说,具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作用。陈老师多次在讲座中提到只有把关节拉开,才算进入到了太极状态,否则,练的就不是太极拳。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如何才能把定步桩的桩步站好这个话题上来。站好定步桩,可以划分六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要开胯,落胯。胯关节是身躯干中的中心部位的关节,是主管功力的传送 的。要通过上述基本功的练习,把胯拉开,练活。

开胯、落胯再分五步来做:1、两脚平行开步,幅度要比肩宽一些,两脚呈外八字型,与两脚后跟的连线45度角;2、敛臀、提肛,尾椎内敛,有与下巴相合之意;3、胯关节与腿部相连的部分要填起来,裆部内合,两膝盖外开;4、胯关节与身连接的部分微微折叠,裆部外开,圆裆,两膝盖内合(是意念,不能看出来);5、膝盖微曲,朝上指,折叠胯部,落胯,大腿与小腿的夹角以胯部落实为宜,但不能小于90度,膝外撑,定住膝盖,小腿尽量垂直地,不能跪膝。

开胯、落胯做好后,身就如同坐在凳子上一样,踏踏实实的坐在胯关节上了。

第二步要调整脊柱。再分两步来做:1、命门后撑,微微凸起;2、命门以下部分微微下,命门以上部分微微拔起,节节贯穿,直达百会,使脊柱上下对拉,形成一根支撑八的垂直于地的立柱。

第三步要肩坠肘。肩部下压,肘部垂直地,两手中指领劲,两臂从身两侧向下展。

第四步要含胸拨背。胸部微微内敛,背部微微后撑。这里需要说明一,所谓含胸拔背,主要是用意识去做,是内,外形上不能过于明显,不能太夸张,尤其注意,不要把已经节节贯穿起来的垂直地的整个脊柱给整弯曲了。

五步要虚灵顶颈,下巴微微内收,颈椎微微后撑,如果是穿着衬衣的话,以刚好碰到衣领为宜。注意,虚灵顶颈不是刻意做出来的,是前几步做到位后,自然形成的一种状态。

第六步要气丹田。配合呼吸,将气息由胸腔部位,下到腹部丹田部位,形成前胸贴后背,上空下实的状态。注意,气丹田也不是刻意追求出来的,同样是在前几步做到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气丹田就如同地球仪端放在地球仪的支架上一样,在胯没开,尖裆的情况下,气是浮在上下不去的。

开胯圆裆到一定程度后(因人而异),气就会到腹部丹田丹田就如同打上气一样向四周膨胀,踏踏实实的坐落在胯上,这时候就形成了“虎背熊腰”的状态,丹田协调全身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站定步桩的以上六个步骤,是为了便于表述和理解而划分的,实际操作中,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下完成的。如气丹田,在开胯、落胯的环节,就可以同时做出来。如果熟练掌握了的话,这几个步骤,完全可以一气呵成,同时做到位。

二、身备五张弓。
身备五张弓,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喻人像弓一样,能够做到随时发力击打。

弓,首先具备的是弓身、以及弓弦。人身的弓,就是筋以及骨。五张弓指的是:身弓、双臂弓、双腿弓。双臂弓的弓稍是腕关节和肩关节,弓背是肘关节。双腿弓的两弓稍是踝关节和胯关节,膝关节是双腿弓的弓背。胯关节与脚跟之间形成无形的弦。身弓的两弓稍是胸椎的第一节和底椎,弓背是命门所在的腰部。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裹。

这样,胸椎与尾椎内含里裹,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身弓。两头卷曲是五弓形成的必要条件,肩坠肘使两臂弓的两头卷曲;曲膝松胯使双腿弓的两头卷曲;塌腰裹臀使身弓的两头卷曲。因此,做到一身备五弓,身的各个部位就基本上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

人要做到如弓箭一般,必然要在内练就对拉力,要有棚劲,有张力,就像皮球打上气一样。

首先,要发挥气丹田的作用。人有三大循环系统,一是新陈代谢循环,也就是吃喝和大小便的循环。二是血液循环,力是心脏。三是通过经络完成的水循环。人中水的比重大概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人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

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出幻觉;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可见,水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太极拳有外三合,内三合。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里说的气,与呼吸关系紧密,气丹田就是通过呼吸和人结构的调整来完成的。

丹田后,就会使得整个腹部如同打了气一样,膨胀起来,并随着呼吸的持续调整,不断向外扩张,使腹腔压力不断增大,人中的水主要是通过腹腔来补充的。腹部就是一个蓄水池,可以形象一说,当腹部压力不断增大的时候,蓄水池的水,就会通过经络这一肉眼看不到,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遍布全身的管道,被源源不断的输送身的各个部位,直至身的细梢末节,这时,周身也会像打了气一样,有一种膨胀的感觉。

我们打拳的时候,手指头肚有时会有麻胀的感觉,说明循环系统得到了改善,这完全归功于太极拳对这个循环功能的开发和运用。所以说练太极拳对身有好处,这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气丹田的作用,除了协调全身外,就是促进了水在人中的循环,使整个身处于一种自然膨胀的状态。

其次,要给身带上三个铁帽子陈中华老师三个铁帽子,做了如下既具又形象的论述:
三个铁帽子同属于压住的概念。这是不起、不怂的方法。 我们练拳有一个通病,只要用力就会耸起。主要表现在起头、起肩、起腰。撅屁股、挺胸,都是类似的病。

第一个帽子在头上。头要像戴了一顶很重的铁帽子,一歪头脖子受不了。不歪,还要顶起,要顶住很重的铁帽子的压力。

第二个帽子在肩上。两个肩就像有一顶很重的铁帽子压着。做上身推、拉、顶、压等作的时候肩上的铁帽子要把肩压住,不允许它上来,不能起,不能顶。

三个帽子在腰上。 腰带位置上像是束着一根很重的腰带,做作的时候要通过膝盖将腰顶住,不能落下,也不能起来。腰向后起,就会出现撅屁股的毛病。”

身上带上这三个铁帽子,整个身就被压住了,特别是肩上的铁帽子压住,力就会向下走。脚用力蹬地的反作用力向上走,膝盖定住,胯开到一定程度也定住,腿弓和身弓就棚起来,同时,两臂手指领劲,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依次拉,这样内劲和外力结合,身体就形成了棚劲。这个棚劲,不仅站定步桩必备,练基本功和套路的时候,也是贯穿始终不能丢的。

三、“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走于脊,形于手指。”

这句话是对太极拳劲力走向的描述,也是打太极拳最基本的感觉和要求。所谓太极拳,就是在无极状态下,通过阴阳互换,形成的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形象一说,我们并步站立不动的时候是无极状态,一抬腿开步,就是太极状态

太极拳就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使全身得到合理有效运,把这种太极状态做好,前仰后合,七扭八歪,不是太极拳的状态,也做不到“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走于脊,形于手指”。“其根在脚”,要求下盘实,重心稳固,两脚五指抓地,尤其是脚后跟要踏踏实实的踩在地上,就像树扎了根一样,以充分利用人与大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自身的力产生最大功效。“发于腿”,也就是腿的屈而已。

凡扛过东西或搬过东西的人都会感悟到,就是走路,腿不屈也不行,腿的屈,就如同启,人才能产生力走路,打太极也是这样,这个启动的力在膝,膝后撑,一个力上到胯;一个力下到脚底,主要在脚后跟,作用于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又通过腿贯穿到胯。“主宰于腰”,腿上的力作用到胯,胯带动丹田协调全身。

“行走于脊”,也有的说法是“力由脊发”。“力由脊发”的说法,并非太极拳之力真正由脊背而发的,还是由丹田协调作用的结果。“含胸拔背、肩坠肘,虚领顶劲”使得整个脊柱节节贯穿而拔起,这时胯部的力,通过丹田协调,就会贯穿到整个脊柱。如果脊柱不能拔起而弯曲的话,上传的劲力就会消耗甚至尽失。“形于手指”,上传的劲力到达脊背,在开背圆撑、开肩虚腋的情况下,就会通过两臂,最终贯穿到手指末节。

在定步桩手推手中,定步桩站好后,立身中正,肩和胯要放松,并做到灵活运转,进能,退能缩,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进退,要随着对方的动作而取攻防动作,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对方的屈而屈,人屈我,人我屈 ,要和对方的动作密切不离,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要不顶不丢 。还要做到“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方相抗,不是“引进落空”,而应该“人刚我柔”地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

我在这个比赛中,对方好多次,都因用力过猛,站立不稳,趴到了我的身上而失败,就是我及时收手收臂,没硬碰硬的顶,而使对方落空扑倒。当然也要瞅准时机,调整好结构,该进攻的时候就要突然发力进攻,不能手软。这个难度很大,既要接住对方的力,并传到地下,不能让对方推倒,还要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不能因为发力把自己也发出去。比赛中我也输过几次,要么五局三胜,要么三局两胜,当然还是赢的多,输的少啦!

这次比赛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能胜出,真的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开始几轮胜出,有不少人不服气,我也觉着是侥幸,后面几轮我感到越来越有感觉,也有了信心。比赛后,我又反复演示当时的情景,并结合我自己学拳练拳的经历体验,深入分析总结了一下。

大体上就是我上面讲的这些内容。另外,通过这次比赛,也让我真切的感悟到了陈中华老师一再倡导的一个道理,就是练拳一定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目的,只要按照实用拳法的规矩要求踏踏实实的去练就行,很多收获都是会在练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获得的。至理名言,千真万确。

练拳中还必须注意做好的以下几个贯穿始终。一是棚劲贯穿始终,棚劲决不能打着打着丢了。二是高度贯穿始终,除个别动作有要求外,决不能大起大落的起伏不定。三是气丹田贯穿始终,气下去了,一定要守住,不能再浮上来。四是三个铁帽子贯穿始终,一定要戴住,不能掉了。五是上面不动,下面动,下面带动上面动贯穿始终,上面动是辅助动作,要永远随着下面动而动。

太极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无止境,需要在今后漫长的时间岁月里,下决心,有恒心,肯吃苦,不气馁,坚持不懈的学练。自己还是在初学当中,有些感悟体验也仅限于一个初学者的现状而言,仅供参考。

更多帖子

关于 邱立文 Qiu Liwen

山东省五莲人,2010年至2016年10月,学练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及健身气功。曾获得大青山第四届国际太极拳大赛杨式太极拳一等奖,日照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剑竞赛套路一等奖及健身气功一等奖。2016年10月至今,学练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曾获得大青山第五届、第六届国际太极拳大赛实用拳法、混元太极剑一等奖。2018年8月12日,在陈中华老师第二十八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荣幸成为陈中华老师入室弟子。
统计: 2556 总浏览,

结合学练实用拳法的体验 浅议太极拳有关知识及运用》上有 2 条评论

  1. 受益了。俗话讲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拧不过腰,通过合引化发的太极力,巧妙地反其道而行之,在对方身上实现了胳膊拧过大腿,大腿拧过腰。读后的一小感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