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拳的思路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 混淆传承和名誉的问题

战将剑 - 1传承是练拳习武的首要问题,然而给这个问题一点思考的人极少。无论国内国外,崇拜师父、崇拜自己的门派是最突出的表现。

需要放弃:师父的名声、表的传承、师父的年龄、地位、家庭、及财富。

有没有真功夫、那“真功夫”是不是有真功夫的人传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战将剑 - 2事实已经证明历史上很多所谓的“正宗”的宗师都根本不会拳的。很多被击败的外国“拳王”根本就是来中国的普通人,不会拳。我就见过因为击败了我带到国内的外国学生出了名的人。而我的那些学生是来旅游的,从来没有学过拳。

洪老师曾对我说:“活着练功夫,死了练名声”。真正的声誉应该在死后!

2. 喜欢传奇,不喜欢真实

hongjunsheng我跟洪均生老师学拳的时候,他的学生并不多,跟他试手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他推手、用法、发放是随便的、任意的,任何人都行。正因为这样,没人在意他,这其中包括了我自己。反而那些只和自己学生推手的师父们名声鹤起。好看啊!可保不出差啊!

2008 年夏天在美国凤凰城卫平老师主持的讲座上,来了一位1米90,200多磅的人要和我试手。结果一连三次将他发出很远,并都是一人高发出去的。事后问他为何来试手,他说没有机会和他师父试,跟他那“真正的正宗传人”学了3年还没有机会试手!更可笑的是,他说这次试手使他坚定了跟他师父的信心,一个不见经传的陈中华能这样,他的名师的功夫该是什么样的?他说这话的时候激的口下吧都落下来了!他那师父在美国教学的时候身边有4个保镖的!常人都觉得了不起,其实仔细一想,教人家“真功夫”自己还要有保镖吗?

3. 喜欢花哨,不喜欢朴实

DQSClouds15-3我的徒弟艾仑・倍尔善学拳两年后突然问我,“老师,你能不能教我那年你表演的那套拳?”他还表示,可以额外多付费用。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盘问后才知道他第一次来我学校看到的一路在他的印象中和跟我学的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看到的拳想电影中的那样,好看极了。

这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本性的问题。了解这,有助于自己学习,提高。

4. 顺为错;背为准

czh-w-hjs-sitting王宗岳拳谱中有“我顺人背”句。这句话基本上被今人误解了。说的是交手的时候敌人不能使我身体别扭,而我使他别扭。不是说的我“自己感觉顺”。今人根据这句话,练拳的时候一味顺着自己,练得很自然、很和谐、很放松、很得意。昨天烟台一位拳友说他碰到一位练得很得意得高手,自我感觉意气鼓荡,结果一交手把自己鼓荡跑了。可悲可叹!

我们练拳要把“规矩”在自己身上练顺了。对放如果没有这样的特殊训练,他就惨了!

5. 顺序混乱

美女推手学习是有顺序的。这是自然的事。今人定要拔苗助长!大致可以这样看待学拳的顺序:

1. 初学时内容时零散的、草乱无章的、没有什么道理的。这个时候仅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作而已。是具的,是一堆砖头。7-10 年。

2. 慢慢地就能发现学的东西有内在的联系性。是有连带关系的,是缺一个环节不可的。开始有意思。开始抽象。能看见建筑是砖头砌成的。加3-5年。

3. 通了。窗户纸捅破了。这个时候具和抽象已经没有了意义。有功夫了。顺手捡来的都是实枪荷弹。能清楚地知道那堆砖头里哪一块该在建筑的什么位置。再加1-2年。

常人10年后还没过第一关呢。不是难,是他死活不想过去。他以为可以省略。

6. 过渡忠诚

tranquility本来忠于自己的门派和自己的老师是好事,是中华文化的美德。现今这一美德也和其它事物一样变成“死要子活受罪”。 明明知道入错了门拜错了师,也要为了面子坚持一条胡同走到底。你见过从幼稚园开始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博士吗?

应该对师门和师父有个科学的分析加上传统的做法。既要尊师又要重道!

更多帖子

关于 陈中华

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亦作11代),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陈式混元太极拳二代传人。1979年起从洪均生宗师习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1996年起从冯志强宗师习陈氏混元太极拳,为两位宗师入室弟子。 拳、剑、刀、杆俱精,推手技击出神入化,常发人于无形,堪称观止。生徒遍及近百三十国家地区,著述及译著丰富。
统计: 2500 总浏览,

学拳的思路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上有 6 条评论

  1. 学功夫就学真功夫,忠于老师就忠于真正的功夫老师,跟随陈中华老师忠于陈忠华老师是我一生的梦想,学习实用 拳法,发扬实用拳法。

  2. 很受启发,过度忠诚就是愚忠,耽误了自己,还会耽误别人。现实中这种情况多的是,有这样的学生,也大多是由这样的师傅给耽误的。

  3. 传奇来源于真实才是真正的传奇。我去年五月底去大青山参加一周培训。有一次陈老师在长兴会议室讲推手,在场有近二十人。有只苍蝇在陈老师身边飞来飞去。陈老师突然左右两手分别向后一抓,然后笑着出右手拳头。我想他一定是在开玩笑。没想到他慢慢张开手,那只苍蝇真的在里。更神奇的是,苍蝇并没有被抓死。他手掌摊开,苍蝇便飞走了。当时我脑中马上闪出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但后来从没见过陈老师提起过这事,我应该是第一个将这个小插曲写出来的人。也许陈老师展现的许多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功夫,于他已经习以为常,抑或陈老师不愿过度渲染这种神奇,以免给人不实的感觉。

回复 邱 立文 取消回复